國慶中秋雙節(jié)夜幕下,翠亨新區(qū)馬鞍島上空,2000架無人機與深中通道同框綻放,以“千機繪新卷,萬象聚香山”為主題打造光影盛宴。

這場由中山市委宣傳部指導、翠亨新區(qū)管理委員會支持、中山文旅集團策劃的惠民活動,不僅每日吸引超萬名市民游客沉醉于科技與文化交織的視覺奇觀,更以靈動光束為筆,在灣區(qū)夜空勾勒出中山文旅高質量發(fā)展的清晰軌跡,既是文旅創(chuàng)新實踐,更是城市以文化為核、科技為翼激活發(fā)展動能的生動縮影。?
惠民初心筑牢發(fā)展根基
中山文旅以光影為媒介,將惠民初心寫進活動的每一處細節(jié)。作為今年6月新成立的市屬一級國有文化企業(yè),中山文旅集團成立之初便錨定“服務‘百千萬工程’、助力鄉(xiāng)村振興”的核心定位,而這5場無人機表演,正是其踐行惠民理念的首個國慶重點項目?!白屖忻裨诩议T口享受高品質文旅體驗”,中山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、副總編輯、廣東中山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協(xié)管領導林小軍的表述,道出了活動的初衷——讓全民共享“節(jié)日福利”。?

免費開放的政策下,深圳游客陳先生“沒白來”的驚喜、中山西區(qū)市民劉婷“終于看到實況”的感動,成為這份福利最真實的注腳。更深遠的是,活動巧妙借深中通道這一“灣區(qū)樞紐”為天然背景,用光影語言展現中山的區(qū)位價值,既帶動周邊餐飲、住宿等產業(yè)聯動,又形成“以活動促消費、以消費惠民生”的良性循環(huán)。當光束在夜空中流轉,傳遞的不僅是視覺美感,更是文旅發(fā)展與民生需求同頻共振的溫暖力量。?
高效執(zhí)行彰顯國企擔當?
2000架無人機的戶外展演,每場超萬人觀摩的有序組織,背后是執(zhí)行團隊以專業(yè)破難題、以責任扛重擔的硬核行動。作為中山今年首場大型無人機編隊表演,技術與場地的雙重挑戰(zhàn)接踵而至:沿??沼虻膹碗s氣流可能影響無人機穩(wěn)定性,單場超萬名觀眾的集散考驗現場調度能力,突發(fā)天氣更可能打亂活動節(jié)奏。?

從9月29日首次彩排開始,活動策劃團隊便構建起“技術預判+應急響應”的雙重保障體系:及時與氣象部門溝通,搭建起小時級監(jiān)測網絡,實時追蹤氣流變化,確保無人機群精準編隊;聯動翠亨新區(qū)交通、公安部門規(guī)劃3條疏散通道與多個臨時停車場,盡所能降低人流車流堵塞;當21號臺風“麥德姆”來襲,團隊果斷取消兩場演出。臺風離開時,僅用20小時便完成了設備檢修、場地清理與信息更新。其間,現場廣播系統(tǒng)一直開啟,提醒游客注意事項,通過媒體實時通報活動情況,最終在10月6日順利重啟。這場與時間、天氣的賽跑,以高效執(zhí)行詮釋了“安全第一、體驗至上”的理念,體系化的工作模式,科學的活動鏈路,更彰顯了國企在重大活動中的統(tǒng)籌能力與責任擔當。
多維傳播擦亮城市名片
?活動的影響力突破地域邊界,離不開多層級媒體矩陣以光影為紐帶的立體傳播。線上,除依托官媒發(fā)揮主場優(yōu)勢,推出文字深度解讀、短視頻現場直擊、直播互動答疑等融媒體產品外,還邀請了眾多自媒體參與,共同形成強大的話題矩陣,廣泛達成中山本土文旅聚合效應;線下,以香山古城為主陣地,聯動中山影視城、紅博不夜城、深中通道未來科技城,實現“四‘城’同輝”。在“百千萬工程”引領下,中山國慶文旅展現出立體、全域的吸引力。

更值得關注的是傳播能級的躍升: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四次聚焦報道,從不同角度展現無人機編隊與深中通道同框的震撼畫面;新華社通過抖音、微博平臺發(fā)起“千架無人機翱翔深中通道”等話題,閱讀量破600萬次,列同城榜第一位。同時,新華社總社采用了中山市海外傳播中心策劃的視頻,利用雙語向全球傳播。隨后,中國氣象局、工人日報、頭條新聞、廣東廣播電視臺、廣州日報、深圳報業(yè)集團等央媒省媒紛紛關注,持續(xù)為中山文旅打call。加之“中山發(fā)布”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、抖音號,“中山日報”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、抖音號,“城市零距離”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、抖音號,“中山+”新聞客戶端等本地權威平臺的信息傳遞,形成從市媒到央媒的傳播網絡,截至10月7日,相關圖文、短視頻全網累計閱讀量已突破1億次,中山雙節(jié)浪漫持續(xù)刷屏“出圈”。
當孫中山故居、桂山岐水、深中通道等元素通過光影在全國觀眾眼前呈現,當“百千萬工程”的階段性成效以科技感十足的方式鋪展,這場無人機表演不再是單純的本地活動,而是成為展示中山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。累計觀演人次突破30萬人次、相關圖文及短視頻全網閱讀量破1億次,這份亮眼“成績單”,既是本次光影盛宴的熱度證明,更是其輻射全國的影響力縮影。光影所及之處,不僅讓“人間煙火氣灣區(qū)好生活”的品牌深入人心,更讓中山的文化底蘊與發(fā)展活力被更多人看見。
深層價值驅動文旅升級?
“中山文旅發(fā)力了!”
“中山文旅這次真是上大分了!”
“看到無人機表演,為中山感到自豪!”
……
市民游客的熱贊,道出了光影盛宴超越觀賞的深層價值——它以科技為橋,讓文化活起來;以活動為引,讓文旅火起來。

“深中通道”圖案升空時的齊聲喝彩,讓“百千萬工程”的發(fā)展成果變得可感可知;“先看無人機秀,再逛中山”的跨城出行熱潮,更讓活動成為串聯文旅資源的紐帶——它不僅直接帶動周邊餐飲、住宿消費增長,更將位于馬鞍島的深中通道日出觀賞點與孫文西路步行街、中山影視城、紅博城等文旅地標連成線路,助力中山打造大灣區(qū)知名文旅目的地。這種“文旅+科技+消費”的融合模式,為中山文旅高質量發(fā)展探索出了新路徑。?
當最后一架無人機平穩(wěn)降落,馬鞍島的夜空逐漸恢復寧靜,但這場光影盛宴留下的印記卻愈發(fā)清晰。它以光影為筆,在中山文旅發(fā)展的畫卷上,寫下了惠民、創(chuàng)新、擔當的篇章;更以文化為魂、科技為翼,為城市未來發(fā)展注入了新動能。在“百千萬工程”與“文化興城”的雙輪驅動下,中山必將以更鮮活的姿態(tài),在灣區(qū)文旅發(fā)展的浪潮中綻放更多光彩。
編輯? 張英? 二審? 朱暉? 三審? 岳才瑛